8
/
1981 / 12
/
pp. 109 - 146
民國基督教會史(一)(1911-1917)
A History of Protestant Christian Church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(Part I) (1911~1917)
作者
查時傑 *
(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)
查時傑 *
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
中文摘要

民國基督教會史要敘述的,在時間上指的是從民國成立以後,到大陸變色之前止(1911~1949)。在內容上,則準備要描繪出這段前後四十年之久,而由歐美等地傳播入華的基督教會的歷史。詳細地敘述教會在中國的發展與受挫的種種,也將描繪教會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,如何接受挑戰,並回應種種挑戰的過程。至於本文斷限於民國卅八年(1949),係因以後的教會史,呈現多元而繁雜的局面,除了原有大陸的教會外,還有臺灣地區與海外華僑地區的教會出現,都自成系統,收集史料不易,牽涉的範圍過於廣闊,故不得不暫時斷限於此,將有待他日另篇論文。題目中的「基督教會」一詞,指的是狹義,就是專指在基督教(Christianity)的三大系統中─天主教(Catholic)、東正教(Orthodox)與新教、或稱更正教(Protestant)最後那一支。民國基督教會史共有六個段落,即一、教勢發展時期(1911~1917)。二、討論宗教時期(1917~1922)。三、非基運動與本色化運動時期(1922~1927)。四、促進與合一運動時期(1927~1937)。五、教勢受挫與堅忍時期(1937~1945)。六、教會復甦與重建時期(1945~1949)。第一階段的在華教會大勢:由於政局的改變,基督教取得了合法的法律地位,基督教徒由昔日「教民」的身份,變成合法的國民,享受信教的自由,不再受鄙視,加上素質較佳的傳教士適時與多元的社會福音方式,因而形成教勢發展的黃金時代,也是教會的全盛時期。